詞條
詞條說明
電解制氧法 把水放入電解槽中,加入**或氫氧化鉀以提高水的電解度,然后通入直流電,水就分解為氧氣和氫氣。每制取一立方米氧氣,同時獲得兩立方米氫氣。用電解法制取一立方米氧氣要耗電12~15千瓦小時,與上述兩種方法的耗電量(0.55~0.60千瓦小時)相比,是很不經(jīng)濟的。所以,電解法不適用于大量制氧。另外同時產(chǎn)生的氫氣如果沒有妥善的方法收集,在空氣中聚集起來,如與氧氣混合,*發(fā)生較其劇烈的爆炸。
氧(Oxygen),元素符號O,位于元素周期表*二周期ⅥA族。1774年英國科學家約瑟夫·普里斯特利(J.Joseph Priestley)用透鏡把太陽光聚焦,發(fā)現(xiàn)一種能強烈?guī)椭紵臍怏w。安托萬-洛朗·拉瓦錫(Antoine-Laurent de Lavoisier)研究了此種氣體,并正確解釋了這種氣體在燃燒中的作用。氧是地殼中較豐富、分布較廣的元素,也是構成生物界與非生物界較重要的元素,在地殼
在低溫條件下加壓,使空氣轉(zhuǎn)變?yōu)橐簯B(tài),然后蒸發(fā),由于液態(tài)氮的沸點是‐196℃,比液態(tài)氧的沸點(‐183℃)低,因此氮氣首先從液態(tài)空氣中蒸發(fā)出來,剩下的主要是液態(tài)氧。 空氣中的主要成分是氧氣和氮氣。利用氧氣和氮氣的沸點不同,從空氣中制備氧氣稱空氣分離法。首先把空氣預冷、凈化(去除空氣中的少量水分、二氧化碳、乙炔、碳氫化合物等氣體和灰塵等雜質(zhì))、然后進行壓縮、冷卻,使之成為液態(tài)空氣。然后,利用氧和氮的沸
分子篩制氧法(吸附法) 利用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性,使用特制的分子篩把空氣中的氧分離出來。首先,用壓縮機迫使干燥的空氣通過分子篩進入抽成真空的吸附器中,空氣中的氮分子即被分子篩所吸附,氧氣進入吸附器內(nèi),當吸附器內(nèi)氧氣達到一定量(壓力達到一定程度)時,即可打開出氧閥門放出氧氣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,分子篩吸附的氮逐漸增多,吸附能力減弱,產(chǎn)出的氧氣純度下降,需要用真空泵抽出吸附在分子篩上面的氮,然后重復上述過
公司名: 江蘇科海檢驗有限公司
聯(lián)系人: 張經(jīng)理
電 話: 0510-88319196
手 機: 18921503376
微 信: 18921503376
地 址: 江蘇無錫新吳區(qū)凈慧東道66號5號樓
郵 編:
網(wǎng) 址: khjc123.cn.b2b168.com
公司名: 江蘇科海檢驗有限公司
聯(lián)系人: 張經(jīng)理
手 機: 18921503376
電 話: 0510-88319196
地 址: 江蘇無錫新吳區(qū)凈慧東道66號5號樓
郵 編:
網(wǎng) 址: khjc123.cn.b2b168.com